显示标签为“country”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country”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08年11月24日星期一

Trump Tower in Dubai

Trump Tower in Dubai

There is no stopping Dubai’s frantic construction boom, and Atkins, the largest multidisciplinary consultancy in Europe, is not one to miss a part of the action. which is going to be the centrepiece of the Golden Mile residential and retail exclusive boulevard. A single glimpse leaves no doubt that the luxury building with its sharp glazed tips will set the standards for the whole area’s development.

The project is coordinated by local developers Nakheel and will be located on one of the area’s much talked-about man-made islands off the west coast of Dubai, the tree-shaped Palm Jumeirah, which aims to be one of the world’s prime resorts.

The complex itself is a breathtaking 60-storey building composed essentially of two asymmetrical halves forming a gateway to the island. The stainless steel, glass and stone faaded arch-like structure includes a 300-room five-star hotel, 400 residential apartments, boutique offices, retail, gym and spa, restaurants and of course, access to their very own private beach.

2008年6月27日星期五

Hong Kong from the peak on a summer's night

Hong Kong from the peak on a summer's night

Hong Kong Light Show

Hong Kong Light Show


Hong Kong's skyline is spectacular, The lights are part of the Symphony of Lights which the city of Hong Kong puts on nightly.

2007年9月20日星期四

前進迪拜-夢幻國度.隱藏危機

夢幻國度.隱藏危機

無疑的,迪拜的成功,經為周遭的阿拉伯國家帶來一定的壓力,這些國家的人民會問他們的政府,“為什么迪拜能,我們不能?”

迪拜奇蹟確實震撼人心,但奇蹟背后的代價是什么?迪拜面對什么問題?迪拜人失去的又是什么?

儘管迪拜被塑造成獨一無二、能夠點石成金的國際城市,但若是冷靜的審視整個大環境,不難發現當中隱藏不少暗湧。

貧富不均促成暗湧

好比說,它擁有全球最豪奢的帆船酒店,但也有數以萬計居住于郊外髒亂破落工寮的外勞;迪拜有大把有錢人用價值 1萬美元(折約 3萬5000令吉)的鑲鑽手機在洽談生意,但更多外勞一天所得不過是區區的 5美元(折約35令吉)。

與其他國家的國際城市比較,迪拜名副其實的國際化,懸殊的本地人口和外勞比率、貧富不均,都是暗湧之一。

而此起彼落、贏得全球焦點的大型計劃的背后又是一副怎樣的境況?

在這裡,略提一下迪拜的外勞狀況。

在迪拜,最低的勞動階級是來自伊朗、也門、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孟加拉等勞工、五星級酒店的服務員則來自烏茲別克、緬甸、俄羅斯、泰國、中國等等亞洲、東歐國家。

至于本地人、外國專才,則出入名車、酒店、住大房子、穿華服吃美食,形成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兩極化世界。

和許多西亞國家一樣,迪拜經被國際人權觀察組織列入黑名單,據人權觀察組織在2004年的報告指出,迪拜發生近900宗建築工人死亡事件,包括中暑。

這些被壓在底層的勞工過的是非人生活,他們每天得頂著難以忍受的高溫,一天工作12小時,但收入不到5美元。

去年 3月21日,在迪拜塔附近的工地爆發了首宗外勞暴動,在暴行下,毀壞資源造成了數百萬美元的損失,以及影響迪拜塔的工程進展。

壯舉亦是災難開始

一些外勞正團結起來進行罷工,並號召更多人加入。

在國際人權組織多番斡旋之下,加上為了維護良好的名譽,迪拜政府宣佈逐步允許成立工會,以保障工人的權益,並且命令所有的建築商在最炎熱的 7月和 8月每日必須停工 4小時。

實際上,許多環保專家認為,迪拜人所謂的壯舉,其實是災難的開始。

如大規模填海來做人造棕櫚島、世界島,可以說是一個絕妙的商業主意,但對當地環境來說,則破壞力驚人,大大的破壞了波斯灣的海洋生態、摧毀珊瑚、破壞了海龜的築巢地。

而改變沙漠的氣候、在沙漠中造出舉世無雙的滑雪場確實是噱頭,但卻加快了全球暖化的速度。

迪拜一躍成為全球最奢華的生活中心之后,也吸引了人口販子、黑社會份子湧至,性工作者、被迫賣淫的各國小人蛇、洗黑錢活動越來越猖獗。

自由的外匯制度,也間接使迪拜成為全球最大的洗黑錢、走私中心,不論是軍火、人口還是鑽石,各種貨品交易都有。

看來,這個由金錢打造出來的夢幻城市,最迫切的問題是如何取得平衡,包括了全球化中如何保有自己的社會、文化和特色;在人口比率、貧富懸殊之中如何維護窮人、勞工利益、在發展中如何環保、在開放中如何保留傳統。

繁華背后有喜有憂

雖然是回教國家,但迪拜卻以寬容的態度著稱,考慮到外國人的需要,它允許酒吧和夜店的成立,並且尊重不同族群的宗教信仰。

在迪拜市內,除了回教堂、還有基督教堂、印度寺廟,但不曾爆發過種族和宗教有關的沖突,甚至連迪拜人也不會特別去區分遜尼派和什葉派教徒。

實際上,迪拜酋長穆罕默德曾說過,只要你勤奮工作、不妨害他人,迪拜就有你的容身之地。

大多當地人對迪拜的發展、創下的奇蹟深感自豪,但也有一撮人擔心發展過了頭的下場是當地的特色文化消失。

也有一些人對人口販子、性工作者的數目不斷增長,感到難堪,但他們的憂慮都構不成阻撓迪拜政府的壓力。

說實在的,迪拜的發展暫時還看不到放緩的跡象,世人看到的只是一個城市如何努力的突破種種困境,把自己擠入全球頂級城市之列的勇氣。

前進迪拜-無限創意.拓無數奇蹟

無限創意.拓無數奇蹟

在許多人的眼中,迪拜是人間天堂,它能夠滿足建築師的想像力、成為富人們窮奢極侈的享受天堂、投資者的致富天堂,以及讓遊客美夢成真的天堂。

在迪拜,沒有不能做到的事,迪拜人連天氣都可以改變。

大約 4年前,迪拜一年只下 3小時的毛毛雨,但在去年卻下了 4天的傾盆大雨,這都多得迪拜人的努力,他們在沙漠中盡可能的栽種小樹叢,引起空氣對流,容易下雨,形成綠洲。

但,努力,可能只贏得喝采聲,若想贏更多,只有發揮出驚人的創意,繼沙漠中的滑雪場之外,迪拜還有11座蓋在沙漠上的高爾夫球場、國際賽車場。

在波斯灣填人造島

而把創意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則是在外海建造人造島,且還不是普通的人造島,是高難度的巨形棕櫚島。

有感于迪拜地方小,土地不夠,迪拜領導人穆罕默德發奇想,要在波斯灣填海,填出全球最大的人造島。

2001年,迪拜正式展開棕櫚島計劃,建議在迪拜的海岸線建立兩座棕櫚島,朱美拉棕櫚島(Jumeirah)是住宅區,傑貝阿里(Jebel Ali)則是休閒區,此項計劃吸引了全迪拜,乃至全球的有錢人前撲后繼的下訂。

第一座朱美拉棕櫚島可以容納4000棟別墅和公寓,在推出后的短短72小時內,島上的住宅就被搶購一空,英國足球明星大衛柏罕也是屋主之一。

其更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景,讓迪拜的海岸線增長了一倍。

傑貝阿里是第二棵海上棕櫚樹,各式各樣的休閒設備,如購物中心、水上樂園、水療設施等,一概齊全。

但其中最令人歎服的是其周圍會有一圈建在環狀支柱的住宅,這些住宅群將會排成其現任酋長穆罕默德寫的詩的形狀,這首詩的內容是“從智者那兒取得智慧,只有高瞻遠矚的人才能在水上寫字”。

豪奢享受設備齊全

從空中看,這兩座動用了一億平方公尺沙石所推砌出來的島嶼的外形就如棕櫚樹,。

接下來,由300個人工島砌成世界地圖的世界島(The World)則是另一個更驚人創意的展現,據保守估計,只是填海和基本建設,需要18億美元(折約63億令吉)的費用,而每座完整的島嶼售價至少3000萬美元(折約 1億500萬令吉),儘管是天價,但美國明星安芝蓮娜祖莉就看中了非洲的埃索俄比亞島,英國老牌搖滾歌手洛史帝域則中意佔地11英畝的英國島。

雖然售價如此之高,至少還要 3年才能完成,但目前世界島已沽出30%,后市前景大好。

而不久前動工的德以拉棕櫚島則工程十分浩大,涵蓋範圍比美國的曼哈頓島還大,與之前的兩座棕櫚島比較,猶如大巫見小巫。

建議中的人造島上也是應有盡有,所有的豪奢享受、設備一應俱全。

這些大計劃,都賦于迪拜未來的成長動力,也讓它在歷經失敗和停滯不前的西亞地區,顯得如此的鶴立雞群!

把迪拜當品牌經營
隨著迪拜的迅速崛起,它已成為學者專家研究的熱門話題,德國海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Heidelberg)地理系教授施密德(Heiko Schmid)就以行銷迪拜為主題,做了 3年研究,發現迪拜成功之處在于把“迪拜”當品牌經營。

他在去年針對850位遊客的調查,當中60%遊客認為帆船酒店是迪拜的代表。

而迪拜塑造品牌的成功之道在于懂得利用事件、集中焦點精心包裝,如高價邀請高爾夫球天王老虎伍茲( Tiger Woods)在帆船酒店頂樓的停機坪上揮杆,這張照片傳遍全球。

還有,2005年邀請網球明星阿格西(Andre Agassi)和費德勒(Roger Federer)在帆船酒店頂樓的停機坪上打一場友誼賽,讓全球至少一半人都認識了迪拜。

可能還會有人問,迪拜平均攝氏30、40度的高溫,遊客能夠做什么?答案是購物,迪拜特地蓋了47家風格不同的購物中心、至少一年兩次的購物嘉年華,讓迪拜的購物熱由年頭熱至年尾。

免稅加上名牌精品店林立,在施密德的調查中,購物是遊客的主要活動,平均每人每天的消費高達855令吉。

成功在于遠見勤奮

迪拜有今日,與迪拜酋長穆罕默德的魄力、執行力、高瞻遠矚的眼光大有關係。

過人眼光,加上勤奮是他最大的本錢,美國“富比世”去年出爐的“國王與專政者的億萬富豪榜”,他以140億美元(折合約490億令吉)居第四,同時也被譽為是榜上最精明的領導人。

自他在1994年執政以來,迪拜的國內生產總值由80億美元(折約280億令吉)大幅揚升至400億美元(折約1400億令吉)。

他的執政方式與人們印象中的西亞君主、暴發戶不同,他是以開明、溫和的態度治國,當中又展現了他過人的毅力和商業觸覺。

除了忙著在許多公開場合亮相,人們還曾經目擊他在天剛亮時,開車到工地巡視、突擊工作場所,提出困難的問題,當場解僱無用的主管、獎勵勤勞的員工,並且親手提拔人才,尤其重視女性主管。

另外,他十分看重和禮遇外國專才、廣納意見,又能夠打破陳規,不拘泥于小節,但又懂得投外國人喜好,善于營造有利經商的大環境,迪拜的成功,他的功勞最大。

前進迪拜 - 帆船酒店.7星搶人眼球

帆船酒店.7星搶人眼球

自知先天條件的不足,迪拜不停的追求新的成長動力,由上個世紀70年代的港口貿易、開拓運河,直至旅遊業,迪拜發動一波比一波強勁的攻擊,讓人看得瞠目結舌。

為了蜚聲國際、打響名號,迪拜人認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蓋一棟舉世無雙、具有代表性的大酒店,帆船酒店就是在這樣的概念下誕生。

帆船外形獨樹一幟

從一開始,這座建議中的酒店必須像巴黎艾菲爾鐵塔、悉尼歌劇院般令人印象深刻,不僅是地標,且還要能反映迪拜文化。

當時負責設計的英國建築師湯姆萊特(Tom Wright)在多番研究之后,才決定用帆船造型,為了真實的呈現出帆船的感覺,建築師團隊敲定在離岸300公尺的地方造一座人工島來蓋酒店。

從1994年定案,歷經兩年的灌漿填海,海中終于浮起一座人造島,再經過 3年日以繼夜的趕工,1999年12月,外觀猶如一艘迎著風、鼓著帆的白色單桅的帆船酒店第一次與世人見面了。

獨樹一幟的外形,加上別具匠心、貼身打造的頂級裝潢、設計、家具,讓它頓時成為全球聚焦點。

但酒店的存在充其量只能讓迪拜為人識,真正讓迪拜聲名遠播的卻是該酒店提供前所未有、超越 5星的七星級服務。

在眾口鑠金之下,雖然這間由黃金砌出來的酒店套房價格由最低的1500美元(折約5000令吉)起跳,但還是不敷需求,目前,訂房預約要排至半年后。

15年前,前來迪拜觀光的遊客為70萬人次,如今遊客人數已激增至620萬人次,平均每名遊客每天花費855令吉,估計在2010年后遊客人數將翻倍至1500萬人。

旅遊業固然是迪拜政府重點項目,但在更早之前,迪拜已經策劃出一項又一項令人驚歎不已的發展計劃,同時對營造投資環境有獨到之處。

開放策略吸引外資
它很早就看到拆除貿易堡壘、廣納外國專才、推出各項獎掖優惠和開放市場的好處,所以迪拜是免稅天堂,不只關稅、公司稅、所得稅全免,且金融服務系統的水準高超。

迪拜政府也是全球第一個網上政府,所有的公務洽談均可以透過網絡完成。

在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港傑貝阿里(Jebel Ali),目前已有超過5000家跨國企業駐守,且版圖不斷擴建,預料外企陸續有來。

另外,網絡城、媒體城、學術城,還有各種如生物科技城的專案都被視為外資天堂,不但提供一攬子快速作業系統,外資可以獨資的策略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它開放外匯管制,讓國內外貨幣自由匯兌,不論是資金還是利潤,都可以悉數匯出國,另外,營業稅、各種稅金全免,同時撥打室內電話也都免費。

這些策略,都讓它成為外資天堂。

至于最受人關注的治安問題,迪拜政府以“眼球掃描”(Eye Scan)這項先進技術作為門檻,凡是入境者都建立檔案,如果犯了錯,就會被遣送出境,且永遠不得入境。

由于迪拜是回教國,不但當地人受到回教法律的約束,它還有一條“只要打架,都得進監獄”的法律,也起到治安作用。

儘管一些西亞地區頻傳動亂,但迪拜可以說是西亞之中最安全的地方,即使在深夜,遊客和外來工作者也大可放心的在街頭漫步。

----------鍍上26噸黃金-------------

貴稱為七星級酒店,帆船酒店的服務和設施出乎人們想像的豪華。遊客抵步之后,由直升機或勞斯萊斯負責接送;各種美食、果汁、阿拉伯國家特產一一齊備。一進入房間,就有管家出來解釋房內各項高科技設施如何使用;每層樓都有獨立櫃檯服務和服務員,一踏出房門就有專人服務;海水下面有餐廳,乘搭小型潛水艇往海底餐館用餐;高出海平面200米的地方也有空中餐廳等等。

至于內部裝潢方面,更是極盡奢華之能事,酒店中最常見的兩種顏色是蔚藍與金黃,藍色是因為酒店四面臨海,且房間都配落地窗戶,美不勝收的海景隨時隨地映入眼簾。

而酒店的柱子、墻壁、電梯等都是鍍金處理,據說僅在裝飾時,就用了26噸黃金。

它只服務住客,若是非住客前來參觀得另外繳費,由于價格昂貴、設施先進、服務貼心,許多住客寧願捨棄睡眠、一夜不閤眼,為的就是感受它的奢華服務。

---------經濟成長快創紀錄-------------

20世紀70年代,當時的迪拜領導人昔拉錫(Sheikh Rashid bin Saeed Al Maktoum,即現任王子的父親)認為,人類要靠自己去開創歷史,于是他決定擴充波斯灣運河,把小溪疏浚至可以容納船只通過,建造了碼頭和食庫,在沙漠不毛之地勾勒出道路、學校和住宅的藍圖,他的舉動,一度令人以為腦筋有問題。

但今天,迪拜已成為全球最奢華的生活中心,全世界最豪華、頂級的軟硬體設備,盡在迪拜。

成為全球有錢人的朝聖天堂之后,迪拜在2004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32%,2005年經過調整,但也取得16.7%的傲人成長率,同時人均收入為 2萬9000美元(折約10萬零1500令吉),超越了新加坡和香港。

在過去10年來,它的國內生產總值一共成長了230%,創下了前所未有的紀錄。

Dubai 迪拜簡介

迪拜簡介

迪拜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第二大酋長國,面積約為3885平方公里,但繁忙的出入口貿易卻對全國貿易作出超過70%的貢獻。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由7邦聯合組成,它原為英國殖民地,后在1971年獨立建國,成員包括阿布達比(首都)、迪拜、沙迦、哈伊芳馬角、阿治曼、富查伊芳拉、烏姆蓋萬,雖是聯邦政府,但除了外交、國防部之外,各酋長國各有行政體系。

該國位于阿拉伯半島東部,西部和南部和沙地阿拉伯接壤,東鄰阿曼,面臨波斯灣,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國家,夏季(4月至10月)氣溫高達攝氏40度至50度,冬季(11月至3月)氣溫介于攝氏7度至20度。

在歷史上,居于此處的阿拉伯人世世代代經商,其中迪拜人尤以長袖善舞著名。

以前最熱門的商品是香料、布料、黃金,如今迪拜成為全球的精品、豪奢品的集中地,名牌旗艦店爭相進駐。

迪拜的人口約有140萬人,但真正的本地人只有20萬,其他是來自超過146個國家的人民,幾乎各色人種都有,所以它也被譽為世界都市,英文是共通的語言。人民以信奉伊斯蘭教為主,多是遜尼派教徒。

前進迪拜 -篤信第一.沙漠變綠洲

若果說迪拜在打造未來的瘋狂夢想,那么,這個夢想,到底從何時開始構築?

早在卅多年前,迪拜人已經充滿危機意識,因為他們確認到除了一片黃沙,他們一無所有;即使黃沙底下藏有石油,也會有枯竭的一天。從那時起,迪拜人就開始思索新的財源、出路,拒絕坐以待斃。

為了找活水、開財源,十多廿年前,他們已在全球走透透,看看那些先天條件與他們一樣貧瘠的國家如何找到春天,當時被譽為亞洲四小龍的台灣、新加坡,都被列為考察對象。

但來到了21世紀的今天,迪拜創下了一項又一項的奇蹟,震驚全球,四小龍已被拋離,它朝世界挺進,成為全球的新城市典範。

為生存挑戰不可能

許多人深感詫異,這么一個彈丸都市,何來如此大的膽識、遠見?

但,若是以迪拜人的邏輯來看,今天的成就,一點都不奇怪,因為迪拜人篤信第一,所以凡事都要做到最大、最好和最快,他們深信只有挑戰不可能,才能保持領先者的地位。

還記得那個膾炙人口的羚羊和獅子的故事嗎?不論是羚羊還是獅子,只有跑得比對方快,才能活命,這就是迪拜人的信念:只有第一才能生存。

所以,在迪拜,你看到的都是世界第一,或者是即將成為世界第一的發展計劃,如世界第一家七星級酒店,帆船酒店(Hotel Burj Al Arab)、將在明年取代台北101大樓,成為全球最高的建築物迪拜塔(Burj Dubai)、世界最大的人造島、獨一無二的人造世界地圖島(The World)等等。

打破沙漠荒蕪定律

儘管它以石油發跡,但如今石油僅佔總收入不到7%,旅遊業、貿易和金融業日形重要。

它不但要成為西亞最大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全球旅遊熱點,同時還動員全民,拚全力打造一個震驚全球的夢幻城市,把所有不可能的事,變成有可能。

只要有機會走一趟迪拜,保證你眼界大開。首先,他們打破了沙漠寸草不生的定律,在地底埋下黑水管,定時滴水、噴水,把花草樹木種活、把荒蕪的沙漠,化為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的摩登城市。

最匪夷所思的是,在氣溫超過攝氏35度的酷熱中,它建造了迪拜滑雪場(Ski Dubai),內有滑雪場、滑雪道,以及為兒童設計的雪地遊樂場。

另外,為了保持遊客對迪拜的新鮮感,它可說是不計成本,比如迪拜國際機場路邊綠意盎然的草地、各色花圃樹木,每隔一季,汰舊換新;派出官員前往各國購買珍禽異獸放生,最后還在海灣盡頭造出一個紅鶴保護區。

這種勇于突破、開創歷史的精神,讓迪拜成為傳奇的代號,創下了奇蹟。

---------建設發展沒有局限----------------------

在迪拜,人人都是挑戰家、夢想家、執行家、野心家……。

與30年前的荒涼比較,今天的迪拜滿城都是摩天高樓,隨著高樓而來的還有綠草樹木,在馬路旁,處處可以看到人工湖、運河、大瀑布,一洗沙漠貧瘠的景象,反而令人不敢相信這是在沙漠開發出來的綠洲。

當中最顯眼的莫如現任酋長昔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立在市中心主要道路旁的照片看板,他勉勵國人“夢想沒有極限,持續往前”。

所以,迪拜的建設發展不局限于海灣地區,而逐步移向內陸沙漠,一意在沙漠中開發新樂園,並計劃在海洋填出4座人造島。

據統計,目前迪拜擁有的高樓起重機,佔了世界的五份之一,刻在建設中的還有區域最大的商業區、迪拜購物中心、每4至5天就增高一樓,全球最高的迪拜塔,其標語正是“歷史正在創造中”。

目前,在迪拜建設中的各項世界級計劃,加起來的投資總額是超過7000億美元(折約2兆3000億令吉)的天文數字。
Google
 

NeoCounter